缅怀袁隆平作文10篇

2022-11-18| 编辑: 佚名| 查看: 161 |原作者: 萧覅|来自: 衙媒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缅怀袁隆平作文10篇,缅怀袁隆平作文10篇的详细内容: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缅怀袁隆平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缅怀袁隆平作文10篇,缅怀袁隆平作文10篇的详细内容:

袁隆平, 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 也造福了全世界。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缅怀袁隆平作文,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缅怀袁隆平作文1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 生活简朴, 不论刮风下雨, 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 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中国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 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袁隆平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 并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责任、胸襟与贡献, 就象是一面镜子, 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 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平, 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 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何”, 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 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 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平呢, 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 而且, 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 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 100多块的鞋子, 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 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 已经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 那就是, 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 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 无数相对于袁隆平老人年龄的“年轻人”, 是否该以袁隆平老人为榜样, 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缅怀袁隆平作文2

1930年, 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他的童年时光, 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 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 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 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 但在他的学业上, 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 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 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 升大官, 赚大钱。可袁隆平不乐意呀, 他不喜欢钱, 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平的心里, 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才是自己的归宿, 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 他却对鲜花, 绿草, 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1949年, 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 毕业后, 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 他边教课边学习, 不光给学生提问题, 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 经常埋头在田野间, 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 自然灾害来了, 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 人们有的饿死, 有的病死, 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 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 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 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 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 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 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 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 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 脚踩在烂泥里, 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 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 观察, 整理数据, 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 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缅怀袁隆平作文3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在三亚试验基地做过一个梦:梦中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 穗子像扫帚一样大, 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 他和他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 在水稻下面乘凉。

这是多么美妙的梦境!谁能不为一位水稻科学家对事业的如醉如痴, 梦魂牵绕, 发出由衷的赞叹呢?

袁隆平投身杂交水稻研究, 一干就是几十年。他说, 搞这个研究工作, 是很苦的, 头上有太阳晒, 脚下是泥和水, 但是在这里有希望, 有目标, 有成果, 所以只感到快乐。几十年来, 他基本上是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究。衣着简朴, 饮食清淡, 闲时拉拉小提琴自娱。

他的快乐, 他的充实, 来自他所执著的`事业。他总结说, 自己一是不怕失败, 搞研究难免有失败, 怕失败就不要搞研究;二是淡泊名利, 人活在世上, 要高尚一点, 不要斤斤计较名利得失, 过于计较, 一旦得不到就很不痛快;三是生活俭朴, 身体要好。这是一位做学问的人的人生三昧, 很值得玩味。

从本质上讲, 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做学问, 要耐得住寂寞, 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 不趋时, 不趋利, 不赶时髦, 不做“时尚才人”, 不要把自己当“商品”。“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 无所用, 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 又无所用, 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 民尽戎服, 鲜用盖者。欲学为兵, 则老矣。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 哪里钱多, 就往哪里钻。搞文学专业的改行当律师, 学遗传的去当会计, 学考古的偏往仕途上挤……所谓“跳槽”, 往往给自己出难题, 结果像郑人一样, 成了失败的典型。带来的是喜还是忧?假如做学问的人一味适应“市场需要”, 想要多出几个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 其可得乎?

除了跳出“市场”思维模式, 选择自己的专业, 还要根据自己的性情所近和能力所及。在这点上, 胡适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他说:他已经六十二岁了, 还不知道究竟该学什么, 还在东摸摸, 西摸摸, “也许我以后还要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 虽则我现在头发都白了, 还是无所专长、一无所成。可是我一生很快乐。”他没有依他人的外在的标准去学时髦。“我服从了自己的个性, 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希望青年朋友们, 接受我经验得来的这一个教训, 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 妈妈要你学什么, 爱人要你学什么。要以自己性情所近, 能力所能做的去学, 这个标准很重要。”

生态环境对种水稻很重要, 古人概括为任地、辨土、审时, 违背这些自然规律, 就叶大实少, 多粃厚糠, 食之不香。做学问也是如此:“强扭的瓜不甜”, 也要看“天时”、“地利”, 不能光盯着几个钱。从心理准备上讲, 心猿意马难以到达彼岸, 束腰禁欲, 也不会爆出灵感的火花。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假如去掉“灵感”, 就是“苦行僧”的哲学。灵感产生于快乐, 产生于“性情所近, 能力所及”的专心致志——这是成功的关键。

人生倏忽, 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这一点上, 深入地学下去和做下去, 心无旁骛, 才会有所成就。S诺芬说得好:大黄牛心目中的上帝, 也只是一头牛。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他把理想、生命和爱付诸自己的事业, 他的人生是快乐的, 他的梦也是快乐的, 温馨的。

缅怀袁隆平作文4

昨天晚上, 我看了有关袁隆平的电影。就觉得袁隆平给了我很多启发。

还记得有一次, 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里去。可是, 暴雨是无情的。那些被袁隆平细心栽培的水稻瞬间化为乌有, 虽然当时受损害的是那些水稻, 可是, 痛却痛在袁隆平的心里呀!过了一会儿, 袁隆平的心情开始缓缓地平静了下来, 因为他在一污浊中找到一株幼苗, 这真是燃烧的希望, 生命的奇迹啊!此时的袁隆平心里又充满了自信与希望, 因为他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永不放弃, 自己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电影渐渐地接近尾声,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看完这部电影, 我觉得袁隆平是一位很坚强的伟人。他的坚决感动了我。每当他遇到挫折时他总会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 并且吸取给多的教训与经验。

袁隆平真伟大, 是他让人们的天敌--饥饿消失;袁隆平真伟大, 因为他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坚强, 要用尽一切努力去达到目标。袁隆平真伟大因为是他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

缅怀袁隆平作文5

“真正的离别, 没有长亭古道, 没有劝君更进一杯酒, 只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清晨, 有人永远留在了昨天”——题记

他, 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他, 九十岁高龄还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其他国家交谈;他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 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 穗子像扫帚那么长, 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一阵风吹来, 稻浪此起彼伏, 躺在稻穗下乘凉……拥有这个想法的老人究竟是谁?没错, 他就是我最尊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他从一个梦想开始, 为之奋斗了大半生。

20世纪70年代,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实验,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 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烈, 为解决发展中的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 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 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 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山河因而S变, 草木为之含悲。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袁爷爷去世了, 未曾蒙面, 看到消息已泪流满面。他终究是离开了, 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最诚挚的最深沉的爱, 踏着七彩祥云离开了。

人类文明中总有几个时代之子推动着族群的前行, 完成使命后又变成天上的星星, 他一定是赶着去创造下一个奇迹了, 他曾说,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袁爷爷您做到了, 为天地立心, 继往开来;为生民立命, 彰显大爱;为万世开太平, 家国情怀。

一日三餐, 米香弥漫, 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在此, 我向您致敬, 袁爷爷, 一路走好!

缅怀袁隆平作文6

水稻就是他的一生。

种子破壳而出, 把头伸出浑浊的泥水。它的目标从来就很明确:生长, 结穗。水稻只能踏实, 因为它生在水里, 也必须长在水里, 这样沉默而无可懒惰地生长着。终于, 在黄叶遍地的季节, 金灿灿的稻穗挂满了水稻, 又是成熟, 又到收获。然而, 这时的它更深深地弯下了腰, 在秋日中更显峥嵘, 它的虔诚总是有增无减。

这个人就是袁隆平, 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身上也带着水稻的秉性:务实, 淡泊, 正直。

他的追求很简单: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的追求又何其困难:世界上还有数以亿计的人中挨饿!

所以袁隆平还没有停歇, 因为他还没有完成自己的追求。正如水稻, 一棵、一丛、一片的水稻又能使多少人饱餐?只有年复一年的收成才会满足一张张饥饿的嘴。“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一个务实的人不会放弃追求。

有许多人把名利作为一生的目标, 总幻想着开名车、住别墅的奢侈生活。而真正有远大理想的人, 不会太多地想象成功后的境况, 而会尽全力去实现。“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名利, 志向就是指路明灯, 指向实现理想的方向。

水稻想要长得笔直, 根就得抓得稳。袁隆平懂得做事先做人, 也就懂得立人先立本。正直无私的人总比欺世有术的人更接近理想, 袁隆平的刚正不阿正是他攀向成功的根基。

爱因斯坦说过:“不要希冀做一个成功的人, 而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袁隆平的水稻人生, 就是奉献人生。

缅怀袁隆平作文7

默默无闻, 一生奉献, 您的身影也永远映在蓝天之下的稻田之中。

——前言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 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微风抚过, 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弯下了腰, 他们在鞠躬, 为他们的父亲鞠躬。稻香十里飘, 长空万里香, 世间一切的.稻苗都随风飘起, 恭送这位伟人的离开。他不是战士, 却拯救无数生命;他不是诗人, 却书写动人篇章, 他便是培育杂交水稻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对于袁隆平爷爷的印象, 只限于图片和视频之中。但是那几张照片我却印象深刻。田野间, 他无声地拿着一个本子在记录什么, 他身着朴素的衣服, 一幅近似于老农民的面孔, 饱经风霜, 他弯着腰, 耕作着, 种下的是种子, 长出的却是未来的希望。

当我听见袁隆平爷爷去世这个消息时, 几分惊讶, 几分迟顿, 几分伤感。万分难受, 却哭不出来, 像一块石头堵在心中, 闷得有些喘不过气, 脑子一片空白, 想去拒绝接受这个事实, 怔了一会, 才反应过来, 于是心中水帘阵阵垂下, 甚是伤感。

突然想起之前网上的一些流言蜚语, 当初一些网友就因为袁隆平爷爷摸了一下豪车, 便在网上发表侮辱性言论。现在我就想问你们, 你们还有良心吗?他是一个拯救了无数人的英雄啊!他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研究杂交水稻的事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一辈子都努力在这条路上奔跑着, 因为路的尽头种着他的梦想, 他一步步地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可能实现的理想, 他心中有家, 有国, 有全世界。

《奶奶的星星》中说:人死了, 便会化成天上一颗星星, 给活着的人照个亮。想必2021年5月22日夜, 银河间又会多一颗明亮闪耀的星星, 看着中国这一片片他一手创造的稻田, 落下泪水, 化成雨水, 去滋润万物, 去滋润他亲手埋下的希望。

谢谢了, 袁隆平爷爷!再见了, 袁隆平爷爷!愿您一路走好!

当您再次俯视大地, 请您放心!“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在未来我们会替您实现!

缅怀袁隆平作文8

“穿梭在田间垄亩, 凝视着子孙千秋, 60年汗水灌出一片金S的沃土, 91岁高龄缔造出一派绿S的希望, 在精明的世界甘愿做一个“顽愚”的痴者, 把一生奉献给人类的温饱;在贪闲的世间甘愿做一个永恒的“行者”, 用一生追逐科技前沿, 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一位耕耘者, 在科谷飘香中, 让自己成为一个传奇。”这是国家给袁老的颂词, 也是袁老的生平事迹, 可谁又想到这样一位“国宝”级的传奇之士, 在5月22日13点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老爷爷的一生, 是勤劳的一生, 是奋斗的一生, 他的一生只为他的水稻梦, 如今, 夏日的丰收之际, 他却突然离开了人世。在他出生的那个年代, 民不聊生大饥荒的阴霾笼罩在中华大地上饿殍遍地的凄惨景象深深刺痛了袁隆平老爷爷的心。当时的袁隆平老爷爷还是一位教师, 他萌生了一个念头, 培养人工杂交水稻。他暗下决心, 要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吃饱饭。当时美国和日本的杂交水稻都失败了, 很多科学家都不相信杂交水稻能够成功, 袁隆平老爷爷顶着舆论的压力, 在历经13年后, 终于成功选日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直到2004年, 全国20%的水稻都采用了袁隆平老爷爷的杂交水稻技术,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 改变了世界。

2017年, 袁隆平老爷爷领导的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海水稻测产成功;2018年袁隆平老爷爷领导的团队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成功;2019年, 袁隆平老爷爷超级稻“超优1000”, 在重庆大足区市政成功, 平均每亩产达903.9公斤。袁隆平老爷爷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 尽管他早已名满天下, 但他仍为“禾下乘凉梦”而努力着。

缅怀袁隆平老爷爷, 愿袁老在天之灵一切安好。

缅怀袁隆平作文9

一个人将一生献给一片土地, 只为坚守一个梦想。——题记

您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泞的田埂上的背景, 您那一件件廉价的花衬衣, 您那台“世界名车”奇瑞….这年夏天, 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背灼炎天光

烈日当头, 稻浪滚滚。您肩杠农具, 兜揣放大镜, 在没腿的泥中满跚。低头端详, 您脸上的老年斑正是岁月的勋章, 花白的银发让您更加精神。手捧稻穗, 您深陷的眼窝渐渐有了光彩, 闪烁的瞳仁与微笑流光溢彩, 您用汗水浇灌出这沉甸旬的黄金稻。

从实验田这头一路俯首仔细观察到那头, 身影遂渐被拉长, 一趟来回, 一背汗水。每日都如此艰辛, 您面朝稻叶背顶炎阳, 偶尔才坐到树阴下, 在夹子本上记录所得。火热的烈日从东方升起爬到山顶, 又顺着西边的树梢徐徐滑下。

但惜夏长

时光如川, 又是一年稻丰时。夏日转瞬即逝, 稻儿们奉出颗颗金黄, 摇曳在微风中, 您立于田埂之上, 双手插腰站定, 极目四望, 满眼金黄, 不禁咧开嘴, 憨憨地笑了, 满脸的自豪与兴奋。

但您总叹息夏天太短, 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是啊!“贪心”的你又怎么可能知足呢?您将水稻每公顷15吨的产量提升到每公顷18吨, 将高产水稻变成海水稻。水稻的每一点进步, 每一点成长, 都凝聚着您的无尽心血啊!若不是当年历经饥荒, 若不是当年的深痛怦击, 又怎么能“贪得无厌”, 怎么能开创水稻的新纪元, 救济苍生呢?

15元的衬衫, 50元的衣服, 100元的鞋子, 260元的手表, 是您!怀揣着永恒的赤诚之心, 是您将一生都献给深沉的土地, 一生都专注于陪伴在水稻左右, 解决了全国、全洲乃至全世界的温饱问题, 向您致敬!还是您!

手执水稻, 痴迷一生。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这个夏天, 稻子熟了, 金浪翻滚, 而您却永远地去了, 去追求那个永恒的梦, 您也许化作了天的一颗明星, 闪闪烁烁间看着我们吃饭呢……

缅怀袁隆平作文10

袁隆平爷爷, 1930年生于北京, 江西德安县人, 生前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我最敬佩的人。

很遗憾, 袁隆平爷爷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 在长沙去世, 享年91岁。这位让人敬佩的院土从此离开了人世, 离开了我们。袁隆平爷爷曾在中学时代就立志成为一名农业专家, 所以在高中毕业后, 他选择了农学专业, 从此走上研究农业的道路。

袁隆平爷爷他曾经说, 他做过一个这样的梦:田里的水稻产量很高, 有高梁那么高, 穗子有扫帚那么长, 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他就坐在这样的稻穗下乘凉。这场梦还没有实现, 您为什么就远行了呢?目睹灵车驶过长沙街头的场景, 我的眼泪在眼睛里不停地打转, 这个为了国人能吃饱饭, 而奋斗了一生的袁爷爷, 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现在, 袁隆平爷爷的的禾下乘凉梦, 还没有实现, 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 应该好好学习, 刻苦钻研, 依靠科技, 把爷爷的梦想去实现。

  以上就是“缅怀袁隆平作文10篇”的论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