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全文)

2023-11-26| 编辑: 佚名| 查看: 111 |原作者: 吕蕊|来自: 衙媒网

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全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第一篇: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929年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1930年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 ...

  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全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

第一篇: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929年 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

1930年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 毛泽东 《实践论》、《矛盾论》 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 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 实事求是路线的形成;

1941年 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毛泽东 实事求是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初步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

20C50S后半期 毛泽东 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错误;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起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80年 邓小平 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

2000年 十三届四中全会 江泽民 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002年 十六大 胡锦涛 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12年 十八大 习近平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形成时期:1921-1935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形成标志: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

成熟时期:1935-194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成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继续发展时期: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922年 二大 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1923年 三大 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1925年 四大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7年 八七会议 毛泽东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

1927年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 系统论述例如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的道路的探索:

1928年 毛泽东 《中国的红S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 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政权的思想;

1938年 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的问题》 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阶段:

1949-1953年 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1954-1955下半年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1955-1956年底 发展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1981年 十一届六中全会 提出初级阶段理论的概念; 1987年 十三大

首次论述;

1997年 十五大

丰富了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980年 邓小平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1986年 邓小平 再次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1990年 邓小平 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992年 邓小平 南方谈话 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和概括性的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讲稿

好,同学们上课。来老师最近有一个重大决定:来老师要去当大明星啦。大家觉得来老师的这个决定怎么样?

对,不怎么样。这个决定一点都不实事求是:来老师长得不漂亮、身材又不高挑、又不会演戏。所以,来老师是没有办法成为大明星的。

来老师通过这个例子想告诉大家: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不能实事求是,我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地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就不利于我们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实事求是更应该成为执政党的工作原则。 对这一问题,共产党是怎样看待的呢?

2012-05-1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作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讲话。讲话指出: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可见,我们的国家主席和党的总书记是非常看重实事求是的。我们党在事实上确实非常重视实事求是,甚至把实事求是就作为自己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党通常也将自己的思想路线也叫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而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今天如此骄人的成就,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功不可没。

那么,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和确立的呢?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这块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我要弄清楚什么是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有什么用?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是对的,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是错的?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始关注思想路线问题的? 然后,党是怎样对自己的思想路线进行界定的?我们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样,不是什么样? 最后,党为什么最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好,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思想路线?大家把教材翻开到43页,阅读第一段

(一)思想路线的概念 1.什么是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已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看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感触?思想路线重要不重要?重要。党只有先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才可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会产生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带领我们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更大成就。 思想路线这么重要,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思想路线。我们看:思想路线,是指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其中,认识的方向和原则是四因素中最基本的,如果方向和原则错了,认识结果是很难正确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什么是认识的方向和原则,弄清什么样的方向和原则是错误的,什么样的方向和原则是正确的。

什么是认识的方向呢?比如:我想了解一下阮佳蓉同学,大家建议一下我该怎么做? 对,我可以找他聊天(了解她的性格兴趣爱好)、可以跟他一起工作(了解她的能力)、打他一顿、骂他一顿(看她的反应力),也可以找到熟悉他的人打听他的情况(有没有男朋友、家里情况等等 )。。。这些认识的方向是什么呢?从物质到意识这一方向,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有些人还会坚持另一种认识的方向。再比如,我想认识黄迪同学,但我又很腼腆,不好意思去找她,也不好意思去向别人打听她;或者我比较懒,不想去做太多的努力,于是就有了种种猜想:他们班学生都很好。

大家看,我这个主体想认识的客体是黄迪,我却没有去想办法接近他,却一直的主观猜测。这种认识的方向就是从意识到物质的方向。

我们想想,一个母亲生的孩子都不一样,一个班的同学怎么可能都一模一样?所以,坚持这样一种方向,认识的结果是很难正确的。这种认识的方向是我们要反对的。

所以,客观存在的认识方向有两种,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认识方向,反对错误的认识方向。 关于认识的原则,大家先听几句话,判断我得出这些认识所坚持的原则: 某同学不听我的课,所以我认为这个同学是什么课都不听的---什么原则? 片面。因为我只看到这个学生在我课堂上的反应,又不知道他在其他课堂的反应。 某某班同学不听我的课,是因为他们都不爱学习---什么原则?

孤立。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当问题发生时,不应只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也应该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也许是我的课讲得太糟糕了。

某某同学这次都没好好的听我的课,所以这位同学以后不会有什么前景了---什么原则? 静止。也许同学这次没听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有心事,后面会好好听的。

前面我们列举了一些认识的原则:片面、孤立、静止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不正确的。那对之对应的正确的认识原则有: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 以上是我们对于思想路线的分析。

2.思想路线的分类

结合前面的分析和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思想路线可以分为几类?

思想路线可以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我们要坚持的,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

具体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认识事物要从接近事物本身开始,认识事物就要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看待事物;我们要反对从主观出发、从本本出发,片面、孤立、静止看待事物。

(二)思想路线的提出

思想路线属于比较上层的问题,党是从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始关注思想路线的呢?

1.毛泽东首提思想路线概念的背景

据考证,党内最早关注思想路线问题的人是毛泽东,他是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

我们看,时间在1929年。

这个时候共产党主要做的什么事?对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这个时候共产党正处于同蒋介石国民党的敌死我活的军事对立中,毛泽东应该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怎样与敌人作战上,为什么要花时间去研究“思想路线”问题呢?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迫使毛泽东去思考思想路线问题呢?

这个背景就是:红四军内的首次争论。 那么,红四军是怎样建立的?

大家都知道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领导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大起义: 分别是:南昌、秋收和广州起义。 毛泽东领导了什么起义? 领导秋收起义

朱德参与领导了什么起义?南昌起义。 起义的结果怎样?都没有彻底成功。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10月27日,带领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转战闽粤赣湘边,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共同组建了红四军。

自从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后,不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进剿和会剿:1929年初湘赣国民党军队第三次进攻井冈山。

面对敌人的此次进攻,红四军内部在自身发展战略上发生分歧:一部分人决定执行中共中央“二月来信”,即:响应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的决定,将红四军分成小部队的组织,“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中进行和深入土地革命”,即实行无根据地的流寇主义;而毛泽东则认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S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扩大对革命胜利意义重大。

到这里你觉得朱毛二人分歧在哪里?要不要革命根据地。 谁是正确的?毛泽东等人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看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朱德和党中央竟去听从不了解中国革命实际的共产国际代表的要求,制定出不要革命根据地的指示,这是严重脱离实际,教条主义错误,当然最后也被证明是错误的;当然,最后中国的历史也证明,正是有这么一块一块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才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赢得了主动,获取了政权。

同时朱毛反攻并不顺利。1929年,中共对红四军进行领导有三个机构: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前委和红四军军委。以前,红四军遇到事情,各个机构先是内部讨论,然后再是三个机构讨论,最后由前委定夺。毛泽东感到,现在在国民党军队穷追不舍的情况下,红四军党内再照过去那样,太麻烦不说,还会贻误战机。于是1929.2.3罗福嶂会议上,毛泽东做出了“停止军委办公”的决定,取消了军委,有人支持,有人强烈反对。

在这里,红四军内又有了什么分歧?要不要军委。

也就是说,红四军内的分歧现在有两个:要不要革命根据地?要不要军委?

加上其他的一些分歧。这些分歧将当时的四军分成了支持毛泽东的一派和反对毛泽东的一派。

就在红四军内部正在激烈讨论之时,中共中央给红四军派来了刘安恭,其仗着自己的共产国际背景,强烈反对毛泽东:指出“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建立军委是完成党的组织系统,指责前委“管的太多”,“权力太集中”、“包办了下级党部的工作”、“代替了群众组织”,是“书记专政”,有“家长制”的倾向,要求恢复正式军委。

1929.6.8白砂会议毛以辞掉前委书记相要挟,最终成功取消军委。军委虽然取消了,但错误的思想还在左右着红四军,毛泽东深感孤立,难以纠正四军内的错误,决定“独善其身”,坚决辞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

林彪看出了毛泽东的矛盾心理。爱四军,却又力不从心,那该多痛苦。当天夜里,他给毛泽东写信说:“你今天提出你个人要离开前委的意见,我非常不赞成”,“党里要有错误的思想发生,你应该毅然决心去纠正,不要以不管了事。在中央未派人来代理你以前,你不应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切同志的错误思想”。

毛泽东仔细阅读了林彪的来信,并于6月14日给林彪回了一封长信,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问题和争论的原因:“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我现举出了自有四军以来的历史问题的各方面,以证明近日的问题(军委问题,但原则问题)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

也就是说,党内这些分歧和争论的出现,是错误的思想路线在捣乱。而且,这些争论,尤其是要不要根据地、要不要军委的分歧,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毛泽东把它们上升到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讨论。

2.毛泽东首提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意义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

也是党内最早关注思想路线问题,为以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基础。

(三)思想路线的界定

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概念后,但并没有马上指出什么是正确的思想路线,而是逐一排除不正确的思想路线,用排除法对思想路线进行界定:

1.党的思想路线科学含义的初步界定。

1929年12月底,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毛泽东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指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而且还指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方法。

这就说,我们的思想路线肯定不是主观主义的。

1927年7月28日,斯大林发表了《时事问题简评》,认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已进入准备“十月革命”的苏维埃运动阶段。此后,共产国际不断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即刻开展武装革命暴动。

共产国际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对中国革命的这些“瞎指挥”,使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

1930年5月, 毛泽东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了《反对本本主义》,指出,有人认为:“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以上两篇著作,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即党的思想路线不是主观主义,也不是本本的教条主义。

2.党的思想路线的系统哲学论证

30年代,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到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只言片语,使中国革命力量遭受极为严重的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深刻地阐述了理论与现实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四)思想路线的确立

1.初提实事求是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论新阶段》中不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还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呼之欲出。 2.什么是实事求是?

为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什么意思?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德传》。这是东汉史学家班固为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作的传。刘德大家可能还不熟悉,但他的弟弟我们都耳熟能详---汉武大帝:刘彻。汉景帝有14个儿子,刘德排行老三。他的胞兄刘荣曾贵为太子,但后来被废,最终自杀。哥哥的遭遇让刘德一生厌恶政治,专心治学,在当时影响很大。

所以,在《汉书·河间献王德传》中,班固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所以,实事求是是一种治学精神: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实事求是的也是指一种治学方法:对古籍进行收集、整理、修订----考据之学。

3.为什么是实事求是?

据说,继《汉书》之后,“实事求是”这个词在宋代的儒家典籍中多有出现,但在朝野中并没有流传开来。

但研究古籍,修订古籍的实事求是的考据之学却在清朝兴盛起来。 查嗣庭考题案:“维民所止”与雍正 徐骏:“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 这种学风一直影响到民国。

不少学校都将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校训。比如,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也将“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校训。

而1916—1919,青年毛泽东曾经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这时期的毛泽东风华正茂,常在岳麓书院与他的同伴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研讨革命真理。

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校训也自然深深地刻在毛泽东的心中。

4.实事求是非常重要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是理论形态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危害最大的一次。它在军事上实行冒险主义,在政治上实行关门主义。这一系列“左”倾错误直接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南方各根据地相继丧失,全国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白区的党组织也几乎损失殆尽。

尽管在遵义会议上博古“左”倾中央的统治宣告结束,但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当时只是解决了最为迫切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而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问题并未做出正确的结论。

1937年11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国。这一次,他又教条地搬用共产国际指示,提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口号,主张对国民党让步。在1937年12月政治局会议和1938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他还一再反对洛川会议以来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不点名批评了毛泽东。

此后,毛泽东在1940年12月政治局会议上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彻底否定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左”倾政治路线。但是由于教条主义在党内的思想基础仍然根深蒂固,他的努力没有获得完全成功。这让毛泽东逐渐认识到,必须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整风运动,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遭到惨重损失。而在事变前,毛泽东就对国民党存有戒心,曾制定过一个先发制人的计划,打算派15万精兵打到国民党后方去,但这个计划最终被共产国际否定了。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式确立

1941年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不纯的高度。

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正式确立。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铸辉煌

正是由于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我党制定了正确的全面抗战路线,坚持国共合作,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同样,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个先进的社会制度。

还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引导下,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们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过程的分析。从1929年第一次提出概念,到1945年确立,这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

是不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以后就一直顺利地指导我们党的工作了呢?这是我们下次课一起来讨论。

第三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实事求是是实质和核心。 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S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S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江泽民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局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就是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江泽民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第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S收入、黑S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S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S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S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S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S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S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S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S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四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以及其继承和发展

一个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本质上是个哲学问题,即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以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点的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的概括和表述,在党的建设的发展史上,随着党面临的不同历史条件、历史阶段和不同历史任务,却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1、实事求是——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阐述与确立

毛泽东在2005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出真相”,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在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畸形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到了确立。

毛泽东不仅确立和科学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而且,着重论述了实事求是在实践中的运用,使党的思想路线更加丰富,对实践更具有指导性。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思想路线的恢复与丰富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当时党中央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了“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其实质就是继续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按照“两个凡是”去做,就无法拨乱反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希望。这样,思想路线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首要地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发动了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先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召升了中央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的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不》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个会的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确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经过这样一场思想斗争,我们党,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江泽民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路线的继承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002年4月,他在西部六省区座谈会和在陕西视察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胡锦涛第四代领导人对思想路线的发展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说,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越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S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困惑,是中国特S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广。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四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的不同概括和表述,既说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脉相承的,更说明党的思想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必须用丰富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五篇:第二章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

要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 一切从实际出发[(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呢?)1.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

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2.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3.要发展地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4.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理论联系实际[(怎样贯彻理论联系实际?)1.重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2.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3.重视理论的创新。]

实事求是[‘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怎样做实事求是呢?)1.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2.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3.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如何做?)1.坚持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2.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联系)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互相联结,互相补充,而最核心的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2) 3) 4) 5)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

2)

3)

4)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S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全文)”的知识科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 申请书

    关于申请书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申请书范本(通用11篇)我们眼下的社会,很多事项都…

  • 老乡会宣传语

    关于老乡会宣传语这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老乡会宣传语”的详细内容:老乡会宣传语(4篇)…

  • 征文启事

    关于征文启事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有关征文启事的范文(通用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

  • 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硕士毕业论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硕士毕业论文(15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

  • 自我介绍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详细内容:自我介绍范文(精选15篇)当碰到陌生人时候,…

  • 短篇散文

    关于短篇散文这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短篇散文”的详细内容:短篇散文500字(精选6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关于医学心理学论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医学心理学论文13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

  • 奖学金申请书

    关于奖学金申请书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奖学金申请书范文(精选11篇)在人们越来越重…

  •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的详细内容:赵淑君杨斯婷摘要:计…

  • 滑铁卢的一分钟

    滑铁卢的一分钟?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滑铁卢的一分钟”的详细内容:1815年6月17日,滑铁卢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