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

2023-06-03| 编辑: 佚名| 查看: 200 |原作者: 叶红雨|来自: 衙媒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的详细内容: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的详细内容: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 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 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1

  1、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搞笑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立刻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齐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适宜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之后,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2、达尔文的故事

  达尔文小的时候, 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 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 是它长出了青草, 喂肥了牛羊, 我们才有奶喝, 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 我们才有饭吃, 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达尔文问:“妈妈, 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 “小狗是狗妈妈生的, 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 妈妈是姥姥生的, 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是上帝!”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 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 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 他仍然持续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 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 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 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 突然一脚踩空, 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 达尔文的神智十分清醒, 头脑还在思考。

  3、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 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 牛顿收到礼物十分高兴, 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 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 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 一个大一个小, 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 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 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 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 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 把零用钱聚起来, 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 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 心里想着数学公式, 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 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 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 已暮S苍茫。他步出书房, 一阵清风, 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样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 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 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4、瓦特的故事

  瓦特出生于英国, 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 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 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 瓦特聪明好学, 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 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 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 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 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 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 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 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 觉得实在就应将它改善一下。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 冷了又热, 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向持续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 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 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 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 两年后, 总算弄出个新机样貌。但是点火一试, 那汽缸到处漏气, 瓦特想尽办法, 用毡子包, 用油布裹, 几个月过去了, 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瓦特没有放下, 经过不懈的努力, 他最后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 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 用的煤只有原先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 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 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 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 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1784年, 瓦特的蒸汽机已装上曲轴、飞轮, 活塞能够靠从两边进来的蒸汽连续推动, 再不用人力去调节活门,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

  5、科学家的故事轮椅上的天才——霍金

  在新的千年到来之际, 美国白宫曾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 其中以科学为主题的演讲是《想像与变革---下一个千年的科学》。它的演讲者就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教授、"轮椅天才"斯蒂芬·霍金。他患有严重的残疾, 双手只有3个手指能动。这个极度残疾和极度聪明的科学家成了这次不同寻常演讲的理想人选。

  外号叫"爱因斯坦"

  20世纪90年代, 谈论宇宙学渐成一种时髦, 宇宙大爆炸理论虽不是新的理论, 但在公众心中却十分新颖。个性是谈到霍金, 人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并称他是自爱因斯坦之后最好的物理学家。

  霍金是英国人。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 几天前还是牛顿的生日:1643年1月4日。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 呱呱坠地的小霍金头上罩上了金S的光环。用霍金自己的话说:"我估计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日诞生"。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 喜欢玩具, 着迷于玩具火车, 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 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 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 比如制作不同颜S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 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 小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能够开动的模型", "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向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 甚至在之后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 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 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 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 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 他们喜欢听音乐, 个性是古典音乐, 如莫扎特、贝多芬, 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 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目光投向茫茫宇宙

  在中学时代的后两年, 班上来了一位数学教师。他的教学富于启发, 这激发了霍金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尽管父亲也鼓励他学习科学, 但期望他攻读与父亲的专业相近的生物学。回忆起中学的学习, 霍金谈道:"在我幼年时, 我对所有科学都一视同仁。十三、四岁后我明白自己要在物理学方面做研究, 因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 尽管我明白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 所以太枯燥。化学就好玩得多了, 不断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 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望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那里的问题。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蕴。"由此可见, 少年的霍金的志向虽算不上远大, "想探索宇宙的底蕴"对他之后的研究肯定是有影响的。中学毕业, 霍金考入牛津大学, 并如父亲的期望, 取得了奖学金。学习物理学对霍金并不费力, 之后他又考上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什么要选取理论物理专业呢霍金之后说:"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是基本的, ……一个是研究十分大尺度的, 即宇宙学;另一个是研究十分小尺度的, 既基本粒子。"这就是说, 理论物理联系着"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 他确定要研究宇宙学, 这是因为"在宇宙学方面已有一个定义完好的理论, 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研究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回报社会的恩惠

  在研究学习期间, 霍金得了一种怪病, 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 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霍金十分苦恼, 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 霍金并未放下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而且他在这时结婚了, 5年后他成了3个孩子的父亲。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 甚至更加勤奋。他曾梦到自己被处死了, 由此他期望, "如果我被赦免, 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他认为, "我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他人", 要做点儿善事, 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黑洞是一种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天体, 也就是说, 它的密度很大。这种天体是一种从理论上推测出来的天体。早在200年前, 一位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黑洞的问题。他认为, 满足必须条件的恒星, 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吸住自身发出的光线, 而使我们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团"。然而, 这种科幻般的预言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 一位德国科学家借助广义相对论重新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他发现, 质量等于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 其直径只有2.95千米;而相当于地球质量的黑洞, 直径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纪30年代末, 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恒星演化时, 再次研究黑洞问题。他认为, 在恒星燃尽时, 在引力的作用下, 恒星会无休止地坍缩下去, 最终就构成了黑洞。

  研究黑洞举世瞩目

  60年代, 由于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 激发了天体物理学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时, 黑洞研究使他初露头角。霍金将热学引入黑洞的研究, 这大大加深了对黑洞的认识。这时, 霍金认为, 可能存在一种"微型黑洞"。这种黑洞很小, 有的会小到像质子或中子那样的大小。按照现代物理学的理论, 当物体小到这样的程度, 它应服从量子力学的规律。霍金的进一步研究证明:黑洞能够蒸发;黑洞越小, 它蒸发得越快。1个10亿吨(个头与质子大小相当)的黑洞要用100亿年的时间才能蒸发干净, 而最后0.1秒内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这就是说, 我们是不是就应仔细地进行天文观测, 力图在宇宙空间找到这种"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研究有很大贡献。他认为, 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 "奇点"处的爆炸产生了粒子和能量, 粒子间的作用产生了星云, 进而演化到我们这天的世界。这天的宇宙仍在膨胀着, 将来的宇宙可能将继续膨胀下去, 也可能在膨胀到极限时转而收缩至当初构成宇宙的那个"奇点"。看上去这好像很搞笑, 然而, 这就是这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水平。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 他获得1978年的爱因斯坦奖。1980年他又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以前是该讲座的教授。此刻, 霍金已快60岁了。尽管身体残疾, 他仍经常旅行、演讲、著述。他的《时间简史》已发行几千万册, 被译成40多种语种。由于霍金那富于传奇S彩的奋斗经历, 他的《时间简史》还被搬上银幕。人们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画面, 听着霍金敲打计算机键盘和计算机合成后的声音, 人们为现代物理和宇宙理论的深奥所震慑, 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 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6、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有一次上手工课, 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 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 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 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 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 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 生气地说:“我想, 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 他走到老师面前, 肯定地对老师说:“有, 老师, 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 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 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 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 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 但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 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 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 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 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 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 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 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 他都要力求做好, 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 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7、贝尔的故事

  电话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 生于1847年。24岁时移居美国, 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一次, 他企图透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梅布尔.哈伯德与岳父的支持。梅布尔是聋子, 以前是贝尔的学生。她父亲较富有, 为女婿的科学试验慷慨解囊, 带给必要的经济支持。

  贝尔的不少朋友却期望他钻研电报术。但发明家不以为然。他心里唯一惦记的事, 就是要完成传递人声的工作。他先试制成“谐和电报”——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模样的集合。每根芦苇在导线的那一头都有同频率的对应者。贝尔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种装置。

  有一天, 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 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 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 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 因而在向别人求教时, 得到过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忙, 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 贝尔透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 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 像发疯一样, 跃出实验室, 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这样, 人类有了最初的电话, 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1877年, 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 标志着电话为公众所采用。1878年, 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8、科学家小故事诺贝尔故事

  诺贝尔小时候身体十分瘦弱。十岁时, 随母亲前往俄国的贝德尔堡, 与父亲团聚, 并开始理解家庭教师的指导。十七岁时, 到美国留学, 两年之后回国, 进入父亲的公司从事研究工作。

  诺贝尔受了父亲的影响, 对研究炸药很有兴趣, 之后因为制造炸药和开发油田, 赚了很多钱。但是, 他看见自己发明的炸药用于战争, 感到十分痛心, 故毕生努力呼吁世人把火药用于和平。诺贝尔用他的巨额财产成立基金, 每年发奖金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金, 一向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呢!

  实验室里雾腾腾, 诺贝尔正在忘我地工作, 他的哥哥来找他, 说:“诺贝尔, 我正在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 你是名闻世界的人物, 没有你的自传怎样行呢你写份自传吧。”

  “哥哥, 不用吧。”

  “那怎样行呢”诺贝尔的哥哥劝说道, “弟弟, 你写自传并不是为你自己, 而是为我们家族呀!你写吧。我们家族的家谱里有你的自传, 就会增添光彩的!”

  诺贝尔还是不同意, 他哥哥就反复劝说, 最后, 甚至是哀求了:“弟弟, 你是怕耽误你的时间吗如果那样, 你就说说, 我来记录、整理吧。”

  “我实难从命。”诺贝尔态度谦逊, 但语气坚定地说, “我不能写自传, 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 而无足轻重的我们, 有甚么值得写的哟!”

  原先如此!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人类该做的一点点事而己, 为甚么要拿对人类的一点点贡献去换取荣誉呢。因此, 他始终不答应。

  诺贝尔的哥哥只好叹息着走了。诺贝尔又埋头做起实验来。

  诺贝尔的遗嘱, 是他理想的精华, 心血的结晶。虽然他身拥巨富, 却不愿把财产分配给亲友们。他认为:大宗财产是阻滞人类才能的'祸害, 凡拥有财富的人, 只应给子女留下务必的教育费用, 如果留下过多的钱财, 那是奖励懈惰, 使他们不能发展自己的才干。

  因此, 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 决定用自己的全部财产, 设立诺贝尔奖金, 奖励当代的世界精英。

  9、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 研究放射性现象, 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十分勤奋刻苦, 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 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 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 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 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 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 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

  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 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 更使她充满幻想, 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 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 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 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 直到24岁时, 她最之后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 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 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向名列前茅, 这不仅仅使同学们羡慕, 也使教授们惊异, 入学两年后, 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 在30名应试者中, 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 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0、科学家小故事金冠之谜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 做好后, 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 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 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 又不能破坏王冠, 这个问题不仅仅难倒了国王, 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之后, 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 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 他去澡堂洗澡, 他一边坐进澡盆里, 一边看到水往外溢, 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 跳出澡盆, 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 一路大声很着“尤里卡”, “尤里卡”(Fureka, 我明白了)原先他想到, 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 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 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 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之后, 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11、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 美国费城郊区, 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 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 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 一道闪电劈开云层, 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 之后一声雷响, 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 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 拉紧风筝线。”这时, 闪电一道亮过一道, 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 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 只见那拉紧的麻绳, 本来是光溜溜的, 突然怒发冲冠, 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留意, 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 跌到在地上, 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 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 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 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 原先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貌!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 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 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 阐述了雷电的本质, 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 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 一下子风靡一时, 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

  12、焦耳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 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 焦耳和哥哥一齐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 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 由他哥哥牵着, 自己悄悄躲在后面, 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 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 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 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 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 焦耳想在那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 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 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 烧光了焦耳的眉毛, 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 天空浓云密布, 电闪雷鸣, 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 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 这是怎样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 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 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 并向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 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光速快而声速慢, 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 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 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透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 他最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成为一名出S的科学家。

  13、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直升机的发明者:西科斯基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 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及航空制造创始人之一, 他一生为世界航空作出了相当多的功绩, 而其中最著名的则是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发大型轰炸机和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直升机。

  西科斯基于生于俄国基辅, 1903年—1906年曾就读于彼德堡海军学校和基辅工业学院。他从小就沉迷于航空, 尤其对达芬奇所画的直升机原理和从中国传来的竹蜻蜓个性感兴趣, 12岁那年, 小西科斯基就制作了一架橡筋动力的直升机模型, 显示了富于创造的天赋。

  真正坚定了他投身航空的决定性事件是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 1908年, 威尔伯·莱特驾机来到巴黎做飞机表演, 西科斯基有幸目睹到了前辈们的英姿后, 便决定要自己动手制造这种“会飞的机器”。1909年, 他开始研制直升机, 但在当时的发动机和飞行理论水平下, 直升机根本不可能成功。经过多次失败后, 西科斯基不得已停下来, 转而研制固定翼飞机, 这一放, 就是三十年。

  从1910年到1912年, 西科斯基设计并制造了S-1至S-6型飞机, 从一开始的仅仅能够地面滑行, 到已经能够飞到1500英尺高, 并且完全可操纵, 西科斯基也象当时的大多数飞行家一样, 一边飞行一边摸索, 在挫折和失败中增长才干。1913年, 他设计成功了S-11, 它之后成为一战中著名的战斗机。

  当时, 由于技术所限, 发动机的单台功率较小, 而且过重的单台发动机也给当时薄弱的结构设计带来困难, 因此当时的飞机也难以做得很大。鉴于此, 西科斯基决定研制多发飞机, 尽管在此之前一些航空人士以前断言:多发动机大型飞机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1913年5月26日, 西科斯基亲自驾驶著名为“俄罗斯勇士”的四发大型飞机飞上蓝天, 飞行高度122米, 时速104公里, 这架飞机也是第一架拥有封闭驾驶舱和客舱的飞机。

  在“俄罗斯勇士”的基础上, 1913年底, 西科斯基制成了“伊里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 这种飞机能载炸弹400公斤, 这在当时是最大的载弹量了。机上还有8挺机枪, 机组成员4~8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俄军中共有4架这样的飞机正式投入作战使用, 至1918年共生产了73架。1915年2月15日, 一架“伊里亚·穆罗梅茨”飞机首次袭击了德国本土, 投掷了272公斤炸弹。至1917年10月革命, 俄国退出大战为止, 使用这种飞机共执行过422次作战任务投弹2000余枚。

  “伊里亚·穆罗梅茨”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架重型轰炸机。

  1919年, 西科尔斯基移居美国, 1923年组建了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 但并不成功, 公司很不景气。1928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并于次年组建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 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先后交付了S-38, S-40, S-42和S44等型号, 其中S-44曾创下了飞越大西洋的最快记录──14小时17分钟。

  在积累了无数教训和经验, 创造了多次辉煌后, 西科斯基仍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 又回到了直升机的研制中。不到3年功夫, 他解决了直升机最大的难题──直升机在空中打转儿的毛病。他巧妙地在机尾装了一副垂直旋转的抗反作用力的小型旋翼──尾桨, 最后使直共机能飞上了天空。

  1939年9月14日, 西科尔斯基身穿黑S西服, 头戴鸭舌帽, 爬进座舱, 简单地把一架直升机升到空中, 高约二三米, 平稳地悬停了10秒钟之久, 然后轻巧地降落回地面。这在航空史上是崭新的一章, 他成功地让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贝升机──VS—300升空了。经反复试飞, VS—300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 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基本特点。1940年底, 美田陆军决定超多购买VS—300的改善型VS—316, 军队编号为R一4。

  R-4为双座机, 主族翼直径11.58米, 最大重量1152公斤, 使用一台185马力活塞发动机, 巡航速度为109公里/小时, 航程为320公里, 升限为1524米。它能垂直起降、悬停、前飞、后飞、侧飞以及无动力自转下降等, 完全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飞行特点。第一架R—4于1942年5月交付美国陆军使用, 以后, 西科尔斯基在R—4的基础上, 又发展了R—5和R—6型直升机, 使性能更为完善, 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因而赚了大钱。

  1972年10月26日西科斯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伊顿市逝世, 终年84岁, 他传奇般的一生正如他所说过的一句话:“人类征服天空发明飞行器是最令人引为自豪的伟大成就, 而这成就起源于人类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让人想象, 最后透过人得以实现。”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梦想, 但伊戈尔·西科斯基最后让它实现了。

  14、自行车的发明者

  此刻, 自行车像潮水一样, 遍及世界各地, 进入家家户户。但很少有人明白, 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一个看林人, 名叫德莱斯(1785—1851)。

  德莱斯原是一个看林人, 每一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 多年走路的辛苦, 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 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 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 制成了一辆轮车。人坐在车上, 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运动。就这样,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1817年, 德莱斯第一次骑自行车旅游, 一路上受尽人闪的讥笑, ……他决心用事实来回答这种讥笑。一次比赛, 他骑车4小时透过的距离, 马拉车却用了15个小时。尽管如此, 仍然没有一家厂商愿意生产、出售这种自行车。

  1839年, 苏各兰人马克米廉发明了脚蹬, 装在自行车前轮上, 使自行车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后几十年中, 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如风帆自行车、水上踏车、冰上自行车、五轮自行车, 自行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以后随着充气轮胎、链条等的出现, 自行车的结构越来越完善。

  德莱斯还发明了绞肉机、打字机等, 都能减轻劳动强度。此刻铁路工人在铁轨上利用人力推进的小车, 也是德莱斯发明的, 所以称它为“德莱斯”。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2

  贝贝指着在低空中盘旋飞翔的小燕子, 奇怪的问:“爸爸, 为什么这些小燕子比平时都要飞的低呢?”

  爸爸瞧了瞧, 微笑着对贝贝说:“因为要下雨啦!每到要下雨之前啊, 空气中都会有很多水汽, 变得很潮湿, 小虫子们的翅膀也沾了水汽, 就会变得很重, 因此飞不高, 这时候小燕子就会飞的低低的, 好捕食这些小虫子吃。还有一点原因, 那就是为了避免成为高空中的冰雹、雷电的目标。”

  贝贝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啊!爸爸真厉害!”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3

  小猫和小刺猬是好朋友。

  一天, 它们聊起了家常。

  小刺猬说:“小猫, 我一直有个疑问, 为什么你总是不刮胡子呢?这样看上去多邋遢呀!我看人类就每天都刮胡子的。”

  小猫听了, 哈哈一笑说:“好朋友, 这你可就错了, 我并非是不愿意刮胡子, 而是不能刮胡子, 因为我们胡子根部有一根非常细的神经, 只要一碰到物体, 它就能感觉到。平时我们都是靠它感知物体的。更重要的是, 它还可以成为我们测量老鼠洞的有效测量工具, 方便我们捕鼠, 所以我们的胡子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小刺猬听了, 这才恍然大悟, 它说:“原来是我误会啦!”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4

  在愉快的暑假中, 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 这本书是叶永烈写的,其中, 牛顿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

  短文主要写的是:牛顿从小就出生在一个艰苦的家庭中, 他读小学时, 除了数学还好外, 其他几门功课都不太好。但是, 牛顿却爱制作一些十分精巧的小玩意儿。有一次, 他捧着一个用木头做的水车架在水中。只听见水车“嘎嗒嘎嗒”直响, 不一会儿就转了起来。

  这时, 有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向他走了过来, 对牛顿说:“你知道为什么水车会转吗?”牛顿愣住了, 脸涨得通红, 不知说什么才好。那个男孩得意地说:“不懂就不要瞎干, 笨木匠!”

  从这以后, 牛顿并没有气馁, 反而对一些自然现象产生了兴趣, 开始努力学习, 成为了班级里的优秀学生, 最后成为了历史的巨人。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懂得了:只要坚持不懈, 认真地去做了, 就一定能成功。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5

  上三年级了, 爸爸为了拓大我的阅读能力, 给我买了好几本课外书, 其中有一本由吴领辉主编的《科学家故事》我最喜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 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力, 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 面对一次次的失败, 很多人都讽刺他, 但他却不放弃, 最后终于发明了灯泡, 成为历史的巨人。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颗坚持的决心, 才能成功。

  记得我读一年级时, 爸爸教我打羽毛球, 我老是学不会。当我想放弃不学时, 爸爸鼓励我说:“做什么事不能半途而废, 要有耐心, 像发明家爱迪生一样, 为了发明电灯反反复复失败了好多次, 但他却没有放弃, 最后成功了, 你也要一样, 加油哦!”在爸爸的鼓励下, 我下定决心学好打羽毛球, 后来我学会了。现在每当我跟好朋友一起打球时, 我都会很开心, 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看的份了, 我感谢我爸爸。

  以后, 无论我做什么事, 都要有耐心和毅力, 才能成功。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6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 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 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 普法战争爆发后, 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 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 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 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 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 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 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7

  《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书中写了李时珍、达尔文、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 读完之后, 觉得他们真是很伟大, 很厉害。特别是李时珍, 真不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 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李时珍三四岁就开始学习察看植物, 红的、黄的、白的, 五颜六S的植物他都要弄清楚, 等李时珍长大后发现, 旧本草书里有许多错误, 于是他下定决心把本草重新整理, 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于是, 李时珍翻山越岭, 到深山去采集药物。李时珍在进行收集整理本草刚目的过程中,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曾经有一次采集的所有资料都丢掉了, 但是他没有灰心, 一点一点的又从头再来。为了分清各种植物的药用功能, 采到的药物他都要亲自尝一尝, 有好几次差点要了他的命。还有, 李时珍的家乡出产一种靳蛇, 又叫白花蛇, 身上有24块斜方块, 白花蛇可以治病, 是一种祛风湿的好药, 李时珍想尽办法捉来了一条白花蛇, 为了试验效果, 李时珍让这条白蛇咬了一口, 差一点没了命。

  正是这种精神, 让他又试着尝试各种草药上千种, 例如, 曼陀罗花, 李时珍为了试验这种花的麻醉作用, 就在自己身上试一试吃了这种花是不是会麻死人, 当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经过了很多次的试验, 李时珍终于完成了《本草刚目》的修订, 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 还附有1160幅插图, 还增补了374种新药。

  从李时珍的身上, 我感到古人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 我们应该感谢古人, 感谢李时珍的《本草刚目》, 它真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埃

  李时珍为了重新编写《本草刚目》, 吃尽了千辛万苦, 还亲自实验, 不怕困难, 不怕死亡, 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在学习上不退缩, 不怕苦, 不怕累, 不要遇到困难就往后退, 要多向其他的同学学习, 要细心, 要有信心, 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有进步。

  这个暑假里, 我还读了一本书叫《一百个科学家的故事》, 是的内容很精彩, 里面都是讲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有古代名医华佗, 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有化学家居里夫人, 有物理学家牛顿等。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

  其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牛顿了, 书中讲了他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利用流水的力量做了一架水车, 第二件事是他通过苹果落地的现象, 经过反复研究,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爸爸还说, 我们现在的航天飞机技术也是离不开牛顿的这个“万有引力定律”的, 第三件事是他努力工作, 忘记了宴请客人, 还以为自己已经陪客人吃过饭了。通过牛顿的故事, 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 我们都要多想想道理, 要多观察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 找出原因, 要努力学习。

  我要以牛顿为榜样,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争取长大后能像他一样, 做个伟大的科学家。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8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 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小村里, 家庭生活十分贫困, 没有钱进学校读书, 只能在家里边做些农活, 边跟父亲学点文化。直到17岁, 才在二哥的帮助下, 进了宁波师范予科。可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总平均分没有及格, 学校让他退学或降级, 经童第周再三请求, 学校勉强答应试读半年。童第周发誓, 一定要把成绩赶上去。童第周坚持顽强的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在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以后, 他更加勤奋学习, 临近毕业时, 他已经成为生物系的高材生了。童第周认识到, 世界上没有天才, 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要攀登生物学的高峰, 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劳动。

  1930年童第周在亲友们的资助下, 远度重洋, 来到北欧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寒尔。在欧洲著名生物学者勃朗歇尔教授的指导下, 研究胚胎学。当时, 他发现有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抱着一种藐视的态度, 说“中国人是弱国的国民”。和他同住的一个洋人学生, 公开说:“中国人太笨。”听到这些, 童第周再也压抑不住满腔的怒火, 对那个洋人说:“这样吧, 我们来比一比, 你代表你的国家, 我代表我的国家来和你比, 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

  童第周憋着一股气, 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国人不是笨人, 应该拿出东西来, 为我们的民族争光!”

  研究胚胎学, 经常要做卵细胞膜的剥除手术, 有一次做实验, 教授要求学生们设法把青蛙卵膜剥下来, 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 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 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象蛋白一样的软膜, 因为卵小膜薄, 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许多人都失败了, 他们一剥开卵膜, 就把青蛙卵也给撕破了。只有童第周一人不声不响地完成了这项实验任务。

  布朗歇尔教授知道后, 特地安排了一次观察实验, 把学生们都找来看。实验开始了, 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显微镜前, 熟练地操作着。人们看到, 他象钟表工人那样细心, 象绣花姑娘那样灵巧, 象高明的外科医生那样一丝不苟。在显微镜下, 他先用一根钢针在卵上刺了一个小洞, 于是胀得圆滚滚的青蛙卵马上就松驰下来, 变成扁圆形的, 再用钢镊往两边轻轻一挑, 青蛙卵的卵膜就从卵上顺利地脱落下来了。他干得又快又利落。

  “成功了!成功了!”同学涌上去祝贺, 勃朗歇尔教授更是激动万分, 这是他搞了几年也没有搞成的项目啊!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连声称赞:“童第周真行!中国人真行!”童第周剥除青蛙卵膜手术的成功, 一下子震动了欧洲的生物界。4年之后, 通过答辩, 比利时的学术委员会决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学位。在荣获学位的大会上, 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 有人说中国人笨, 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 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在场的教授纷纷点头, 有的还伸出大姆指。而那位洋人学生却一篇论文也没有, 更谈不上当博士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童第周谢绝了专家和同学们的挽留, 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他来到四川宜宾一个村镇教书。在紧张的教学中始终没有忘记搞科学研究。可是, 这里没有科学仪器, 连一架显微镜也没有, 没办法继续开展胚胎学的研究工作。一次意外的发现给他带来了希望:在小镇的旧货摊上他们看到了一架旧显微镜, 但要价太贵, 当时他们夫妻俩掏尽了口袋还凑不足一半, 又向别人借了一些还不够, 最后只好把他们的衣服拿去典当, 好不容易才买回这架旧显微镜。

  有了显微镜, 但没有所需要的灯光照明, 还是不能进行操作。他们只好把显微镜搬到室外, 冬天利用雪地微弱的反光, 他忘记了寒冷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夏天烈日当头, 汗流浃背即使汗水滴在视镜上模糊了视线, 或是风把一粒小沙子吹进了载物器, 甚至占据了整个视野……童第周仍然坚持攻关。一般说来, 每一个试验数据都要重复一、二次, 而他往往要重复五、六次。然而, 就在这简陋的显微镜下, 在这低矮的小土屋里, 童第周却撰写了一篇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震惊了国内外生物界的学者。

  1973年, 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 童第周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工作。他在解剖显微镜下, 用比绣花针还细的玻璃注射针, 把从鲫鱼的卵细胞中取出来的遗传因子, 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金鱼的卵还没有小米粒大, 做这样的实验该有多难啊!可是童第周成功了, 结果孵化出的幼鱼中, 有一条鱼披着金S的鳞片, 长着鲫鱼那样的单尾巴, 说明鲫鱼的遗传基因, 已经在金鱼卵中发生了作用。这种鱼因为是童第周创造出起的, 因此, 人们叫它“童鱼”。童第周的实验成果, 给生物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 童第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虽已76岁高龄, 却以年轻人的朝气投入了工作。他亲手制定了科研项目规划, 绘制了美好的兰图。1979年3月, 在浙江省科技大学的讲台上, 他突然眩晕, 从此一病不起。他为祖国科学事业的振兴, 实践了他的誓言:“愿效老牛, 为国捐躯!”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9

  国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 做好后, 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 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 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 又不能破坏王冠, 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 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 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 但都失败了。有一天, 他去澡堂洗澡, 他一边坐进澡盆里, 一边看到水往外溢, 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 跳出澡盆, 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 一路大声喊着“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

  原来他想到, 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 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 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 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 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10

  一天, 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毕业生阿普顿, 要他算出玻璃灯泡的容积。

  阿普顿拿着灯炮琢磨了好长时间, 于是用皮尺在灯泡上左右、上下量了一阵, 又在纸上画了好多的草图, 写满了各种尺寸, 列了许多道算式, 算来算去还未有个结果。

  爱迪生见他算得满头大汗, 就对他说:"我的上帝:你还是用这个方法算吧!"他在灯泡里倒满了水递给阿普顿说:"把这些水倒进量杯里, 看一看它的体积, 就是灯泡的容积了."助手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于是照法很快就算了出来。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11

  有一天明文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回家时, 边走边想问题, 不知不觉走道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地发现自己迷了路时, 想问别人, 却偏偏忘了自己家的住址。幸好他还记得他的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就往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 他怕秘书笑话, 就假装别人询问:“请问, 爱因斯坦的家住在哪里?”秘书没有听出是爱因斯坦的声音, 就说:“对不起, 爱因斯坦博士不愿别人打扰他, 他的家庭地址是不能奉告的。”这时爱因斯坦不得不说:“我就是爱因斯坦呀。”他的话使秘书大吃一惊。

  无独有偶。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巴尔扎克常常外出散步。有一次他怕有人找他, 临出门时在大门上写上了几个字:“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 请来访者下午来。”

  他一边散步一边构思小说, 几个小时后他饿了, 就开始往家里走, 突然发现大门上的字, 他十分遗憾的叹了一口气说:“原来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呀。”说完他掉头又往回走, 继续构思他的小说。

  一个是大科学家, 一个是大文学家, 为什么有时连自己家也不知道呢?其实仔细分析一下, 并不奇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当一个人嫉妒迷恋于某件事时, 在他的脑部神经中枢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兴奋点, 其他的一切都暂时被抑制住了。他此时已进入忘我的境地, 除了它所思考的问题, 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他们暂时忘记自己的家庭住址是完全可能的。他们的这种‘迷恋’状态, 正是他们的创造精神达到高峰的体现。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12

  如果你家有客人来访, 你去不请他坐下, 让他干站着, 那肯定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人家会说你不懂人情。然而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两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个“不近人情”的人。

  居里夫人和她丈夫居里先生为了从事科学研究, 谢绝一起应酬, 常常是几十天关在屋内不出门。有时他们忘了做饭, 就吃胡萝卜充饥。居里夫妇虽然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家里却很穷。有一天, 他们收到爸爸的来信, 问他们要添置什么家具。

  居里先生说:“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客人来了也没有地方坐, 再添一把椅子吧。”

  居里夫人说:“可是他们一坐下来就不想走啦”。于是两人商定, 为了不留客人占用他们的科研时间, 一把椅子也不添。

  你看, 这多么不近人情!然而, 会有比他们更不近人情的, 客人来了, 连门也不让进。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在创作时就是如此。

  有一次, 柴可夫斯基正在伏案搞创作, 门铃急促的响了起来, 仆人进来通报:“先生, 有一位绅士来访。”

  柴可夫斯基头也不太地说:“请你告诉他, 我正在工作, 不想见任何人。”

  仆人说:“那是一位社会名流, 不见怕有时您的身份。”

  柴可夫斯基埋头创作, 没理仆人。但门铃仍然响个不停。柴可夫斯基不得不停下工作, 皱着眉头去开门。

  门口果然站着一位穿着体面的绅士:“请问, 柴可夫斯基先生在家吗?”

  原来此人不认识他。柴可夫斯基立即说:“不在。”

  绅士说:“我已经多次来访, 都没有遇着。您能告诉我, 他什么时候在吗?”

  “很难说。”柴可夫斯基冷冷地说。客人走了, 柴可夫斯基赶紧关上门, 又埋头创作了。

  居里夫人和柴可夫斯基这样的人, 看起来的确有点不近人情, 但这也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13

  在东汉时期, 中国出现了一位创制天球仪、候风仪、地震仪的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 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 成年后曾在南阳郡做了几年文官, 后来辞职回乡, 潜心天文研究。中国汉朝先后出现了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 这就是“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天在上, 地在下, 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罩子, 大地像一个倒着的盘子。”“浑天说”主张天是浑圆的, 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 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 改进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的。“宣夜说”认为天没有一定形状, 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 日、月、星辰都飘浮在气体中。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的认识和实际观察, 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实际。他还制作了一个能够精确演示浑天思想的“浑天仪”。

  张衡的另一发明是制作了水运浑象, 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实际上是个天文钟, 通过它的等速旋转, 可以报告时刻。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也是这位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张衡还在《灵宪》等天文著作中, 阐述了无限宇宙的思想, 解释了月亮反射阳光和月食发生的原因。他对2500颗恒星的观测记录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计算结果, 和近代天文学非常接近。

  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14

  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 自我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 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 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 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 就不断的跑动, 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 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 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一天早晨, 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 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 尤其喜欢刻日晷, 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 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篇15

  这天下午我代表我们班去学校的广播室给大家讲故事, 第一个出场的就是我, 我十分紧张。

  最后比赛开始了, 拿着话筒我的心在咚咚咚的跳, 我鼓起勇气讲起来。讲着讲着我就忘了, 停了一会儿我还是往下讲, 但是我后面讲得十分流利。我十分期望我能得第一名, 但妈妈说, 只要我尽力了, 就算是没有名次也是很光荣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的讲故事比赛, 期望还会有第二次, 第三次, 下次我就不会这样紧张了, 我会更加努力的!

  以上就是“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的论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